图片 长虹电视机前期的发展_韦德体育app官网|下载*

用户名:

密码:

验证码:

2017年

长虹电视机前期的发展

2013-11-11 22:39 点击次数 :

长虹电视机前期的发展

供稿人:林祥复

 

时光流水,岁月沧桑,转眼间,长虹已走过了50余年。半个世纪来,长虹飞跃发展迎来了灿烂的今天,我们在长虹这块生长与发展的土壤中,从青春到白发,无怨无悔,走过了无数不平的路,今天,让时光倒流,回顾一下难以忘怀不平凡的往事,也是一件有意义的趣事。

五十年代建国初期,原苏联为支援新中国工业建设,签定了几批援建的“中苏协定”,总共有156个基建项目,其中列在1956年4月7日“中苏协定”中有一个项目是七八零厂。它是研制和生产机载火控雷达的工厂,是前一机部十局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新厂,1956年5月在四川德阳开始筹建,1958年5月筹备组迁至绵阳平政桥五栋楼办公。同年10月在现今的绵阳跃进路口开工兴建,1965年11月基建完成,经国家鉴定,正式投入生产。因为是国防保密工厂,所以有三个代号:第一厂名为国营七八零厂,用于对上级机关及同类保密的兄弟厂;第二厂名为国营四川无线电厂(1965年底,改为国营长虹机器厂),用于对非保密工厂与事业单位;第三个代号为四川绵阳305信箱,深圳新闻资讯 ,这是为职工通信往来使用的。若职工在来往信件中,错用了第一厂名“七八零厂”时,就违犯了保密规定,要被保卫部门喊去谈话,受到警告。所以绵阳本地人都称我厂为305厂,很少人知道绵阳还有一个“七八零厂”。

在建厂初期,提出的口号为“三边建厂”,即边基建、边试制、边生产。在那个1958年大跃进年代,我们这些年青人,为军品研制和生产干劲冲天,日夜加班。在那个1959年至1961年三年天灾人祸中,忍受着饥饿,艰苦创业,搞出了三部201样机(仿苏Pπ-5歼击雷达)。那时工厂的主要精力抓的是军品。但对民品的发展也很重视,工厂利用制造军品的设备,仪器及技术人员,搞广播、电视、民用测速雷达等产品,其中以电视类产品发展规模最大。建厂初期的1959年11月3日成立了“通用设备研制小组”,由设计科副科长于克濓为组长,技术人员周荣任副组长。后来挂靠生产电气整件的11车间,组成民品组,搞收音机与扩音机。在1960年至1963年共生产出“海燕牌”收音机和50瓦扩音机2034部。

早在四十八年前的1960年4月1日,当时主管我厂的一机部十局在下达给我厂“1960-1962年生产及新品计划初步设想”中提出:“1961年试生产电视机100部,1962年批生产5000部”,并且还向苏联、匈亚利、捷克订购了样机各1台。但由于当时几种军品的雷达、随机仪表及专用试验台的试制生产任务繁重,技术力量不足,为保证军品雷达早日与飞机配套,满足部队战备需要,这次下达给我厂关于电视机的“设想”,并没有执行,就此搁置下来。

时间又过了十二年,1972年四机部提出:“军民结合,以军为主,以民养军”口号。在这一年的12月17日,四机部召开计划会议,王诤部长考虑到1973年我厂军品任务严重不足,又一次要求七八零厂上电视机。根据王诤部长的指示,部计划司司长张挺召开部机关有关负责人会议,确定:七八零厂作长期考虑,研制生产电视机,以大屏幕彩电为主。并于1973年4月14日书面下达了“1973年国营七八零厂试制生产计划”,把电视机列入试制品种。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,上级计划就是命令,一定要完成。有了计划,上级才给经费、产品上所需材料,元器件都必须按计划中品种进行采购。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,工厂创造的利润全部上交,工厂亏本上报核消,工厂基建改造,一定要打报告经批准后,才下达经费,方可动工……

有了上级这个书面计划后,工厂立刻行动起来,这年5月,由厂长王治东带队,胡正兴、夏从品、卓荣邦、周家林、俞薇薇和何浚等七人组成的调研小组,到天津、南京、青岛、上海、常州等地有关工厂学习、调研。最后,确定先上电子管与半导体混合的黑白电视机。

1973年上半年电视机正式起步。要搞好电视机试制,首先要有一个技术班子,这样在原来设计科民品室的基础上,抽调了其他单位和部份下放在车间劳动的技术人员,正式成立了共有29人的技术组。这个技术组组员有:俞薇薇、张瑞仓、周财谱、何浚、陈光祖、周荣、涂俊卿、武建颖、陈谋忠、柳君朴、杨曼殊、张崇虎等一批老的技术人员,还有一批新分来的大学与大专生:徐孙玉、曾文、苏德育、黄胜忠、刘汉宁、胡静谊、马双莲、何金秀、李宗敏、高玉祥等人。他们中很多人后来都为长虹电视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这个技术组在1973年1月开始试制301型40厘米黑白机,同年8月试成样机。在1973年7月开始试制401型47厘米彩电,于1974年1月试成样机。

这年12月工厂成立了共有126人的承担电视机试制和生产任务的电视车间(14车间)。厂里先后派出吴明昌、陈宏勲、王银祖等人负责这个车间,后来生产计划科设立了以徐继光为首的专职计划调度组。电视机试制、生产在工厂全面展开了,在这一年,已从起跑线上向前跨了一大步。

随着时间延续,电视机继续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,由起步阶段逐步发展扩大。到1983年我厂搞电视机已有11个年头了,电视机试制生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。在这期间,投入产品共达21个型号,有18个型号均为工厂自行设计,其中:黑白电视机有13个型号,定型有6个型号;彩电有8个型号,投入批量生产的有1个型号。

在这十一年中的1975年9月到1976年1月用旧5号厂房的一半(1300平方米)建立了一条简易的黑白电视机装配调试生产线:手工装配銲接,一个工位多功能作业、人工传递、推车转运,以12频道混合式的306型黑白电视为代表的单班日产量90部,年产为26000部。

在这十一年中的1979年11月到1980年5月,与日本松下公司技术合作,他们提供了图纸并派来中西厂长与东条课长为首的技术人员,又一次全面改建了旧五号厂房,由工厂设计、制造和安装了彩色与黑白电视机各一条生产线。这两条生产线在1981、1982年再次经扩建改造,添置了进口调试工装、仪表与波峰焊机,增加了工位,在当时已是相当实用的“土洋结合”生产线了。彩电线以407型37厘米彩电为代表,日产量可达500部,单班年产可达15万部,黑白线以304B型31厘米黑白电视机为代表,单班日产可达500部,年产可达15万部。

在十一年中的1983年,电视机已在全厂占具重要位置。自1980年以来,我厂已引进日本松下等公司仪器53项共128台,设备18项共30台,并有了压注电视电外壳的850MF-160大型4000g注塑机,还准备购买7000g注塑机;建立了金属冲压、机加工、表面处理、电路印制板、机壳及二次处理、泡沫衬垫、纸箱、元器件加工、元器检验老化、筛选多条生产线。生产技术、质量管理、计划管理都在授控之中,理顺了各项生产环节关系,已达到批量生产条件。

十一年来,我厂生产的国产黑白电视机216,000多台,进口组装60,000多台;国产彩电10,000多台,进口组装16,000多台。在这些品种中:

受到用户好评的有以张瑞仑为首设计的304B 型12吋黑白机,为省优产品。它产量大,共生产了15万台。为了优惠本厂取工,每人可买一台分期付款的304B型或304A型黑白电视机,它们的价格为420元/400元。

质量性能好,深受用户喜爱的有以俞薇薇为首设计的407彩电及在我厂生产线上用进口散件组装的彩电。

由于屏幕大(19吋),深受集体单位欢迎,大多数为单位购买的有以何浚为首试制设计的306混合式黑白机,每台800元,一般使用在招待所、会议室、俱乐部、居民点、学校教学、特别是广播电视大学等公共场合。

(责任编辑:coco)
文章人气:
首页 | 新闻 | 财经 | 军事 | 百科 | 科技 | 数码 | 汽车 | 游戏 | 娱乐 | 体育 | 文化 | 教育 | 房产 | 旅游 | 健康 | 女性 | 明星 | 美女